中國電影票房破100億,國產動漫電影表現亮眼 于光影間破繭,在多元中綻放
2025年暑期檔,中國電影市場熱鬧非凡,總票房一舉突破100億大關。在這一時期,國產片大放異彩,牢牢占據票房榜前列。其中,國產動漫電影的表現尤為亮眼,以《浪浪山小妖怪》《羅小黑戰記2》等為代表的作品,憑借口碑持續上揚、票房穩定增長的態勢,成功掀起了人們的動畫電影觀影熱潮,也標志著國漫在市場格局、敘事角度以及產業聯動等方面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從邊緣邁向核心:
國漫重塑電影市場格局
曾經,國漫在電影市場中處于邊緣位置,觀眾認可度不高,票房表現也較為平淡。不過最近幾年,國漫迎來了重大轉機,不再是小眾選擇,而是成了吸引大量觀眾走進影院的熱門品類。以今年暑期檔為例,《浪浪山小妖怪》以破10億的票房佳績,刷新了中國影史二維動畫電影票房紀錄,成功沖進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榜前十;《羅小黑戰記2》不僅收獲了可觀的票房,還在豆瓣上獲得了高達8.7的評分;《聊齋:蘭若寺》上映后,憑借獨特的東方志怪風格吸引了大量觀眾。這些成績無疑表明,國漫正逐步從電影市場的邊緣走向核心。
業內人士張先生在接受采訪時直言:“這并非偶然。從《哪吒之魔童降世》到《長安三萬里》,國漫通過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積累了觀眾的信任。今年暑期檔正是‘量變到質變’的爆發。如今走進影院看國漫的,不只是家長帶著孩子,更多的是20-35歲的年輕人,他們愿意為‘有共鳴、有質感’的國漫買單。”
從低幼到全年齡:
動漫敘事的新變革
過去,國漫常常被貼上低幼化的標簽,敘事簡單、內容單一,難以吸引年齡稍長的觀眾。但今年暑期檔的動漫作品打破了這一局面,開始關注社會議題,實現了全年齡段的“破圈”。
《浪浪山小妖怪》以《西游記》為背景,卻將鏡頭聚焦于四個底層小妖怪組成的“草根取經團”。它們在西行冒險中,面臨著個人選擇、自我實現等諸多問題,這些話題深刻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在生活、職場中的困惑與夢想,引發了年輕觀眾的強烈共鳴。
《羅小黑戰記2》借助人類與妖共同生存的奇幻世界,將故事從個人成長提升至對求同存異的廣泛思考,探討了不同種族之間如何和諧共處等深層次問題。其敘事格局更加宏大,思想內涵更加豐富,同樣擺脫了低幼化的束縛,吸引了眾多粉絲和新觀眾走進影院。
《聊齋:蘭若寺》則從《聊齋志異》中選取多個經典故事,通過獨特的敘事結構串聯起來。影片在展現奇幻志怪故事的同時,深入挖掘人性的善惡、愛情的真諦以及對生死的思考。
從票房到產業
帶動文旅、衍生品蓬勃發展
隨著國漫在暑期檔票房的大賣,其背后的產業聯動效應愈發顯現。票房的成功不僅為電影本身帶來收益,還帶動了文旅、衍生品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衍生品方面,《浪浪山小妖怪》在創作階段便同步啟動了周邊衍生品的延伸開發。電影上映前,IP全產業鏈開發已全面落地。影片與瑞幸咖啡、晨光文具等超30家企業達成聯名合作,周邊產品涵蓋玩偶、盲盒、文具、食品等多個領域。上映首日,小豬妖毛絨公仔首批10萬件迅速售罄,系列玩偶已售3萬多件,訂單排到30天后。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暑期檔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長120%,其中《浪浪山小妖怪》貢獻了近30%,行業預測其IP全產業鏈價值將超10億元。《羅小黑戰記2》與泡泡瑪特、名創優品等合作推出聯名盲盒,2秒售罄,通過多元合作拓展了IP商業價值。《聊齋:蘭若寺》也推出了相關周邊產品,如角色手辦、海報等,受到粉絲的喜愛。
在文旅方面,國漫也開始展現出強大的帶動作用。雖然目前還沒有像迪士尼那樣成熟的動漫主題文旅項目,但已經有一些地方開始嘗試將動漫元素與文旅產業相結合。近日,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2》的熱映,帶動了不少觀眾專程前往衢州龍游“打卡”。而在《浪浪山小妖怪》中,太原晉祠、忻州佛光寺、長治觀音堂和崇慶寺、渾源永安禪寺、太行山大峽谷、大同善化寺普賢閣等大量山西景點和古建元素出現,將帶動山西文旅在這個暑期再度火爆。
(半島全媒體記者 仲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