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城警事丨從校園到街巷,青春在警營綻放!“新丁”焦雨琛從學警到民警的成長之路
當蓬勃的青春撞上莊嚴的警營,便激蕩出別樣的光彩。年輕民警如同新鮮的血液,為公安工作注入活力與創新,他們帶著初生牛犢的沖勁,也懷揣著對職業的赤誠。在市北公安分局寧夏路派出所,學警焦雨琛用一年的時光,完成了從青澀到成熟的轉變,而這份成長的背后,是警營里“傳幫帶”的溫暖傳承。
上警校的焦雨琛
從實驗室到街頭:英雄夢照進煙火氣
在警校的實驗室里,焦雨琛曾無數次在模擬現場中推演案情。刑事偵查技術專業的學習,讓他對警察職業的想象停留在大案告破的高光時刻,以為勛章必然伴隨著硝煙與掌聲。那時的他堅信,每一次精準的技術分析,都是搭建通往英雄夢的階梯。
工作中的焦雨琛
2024年8月5日,從警校畢業的焦雨琛被分配到寧夏路派出所,成為一名“110”民警,老民警何善友便是他的師傅。初次見面時,何善友寥寥的幾句寒暄,曾讓焦雨琛暗自忐忑。但很快,焦雨琛便在工作中感受到師傅扎實的實戰經驗。何善友總會將處警細節拆解成清晰的步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面對他初入崗位時的浮躁與慌亂,何善友反復叮囑:“出現場前先要吃透警情,制定好各種處置方案,理清思路才能高效處警。”
2025年1月的一個深夜,轄區里發生的一次家庭糾紛警情,成為焦雨琛職業生涯中刻骨銘心的一課。報警女子哭訴遭丈夫毆打,擔心對方做出過激行為。抵達現場時,樓上激烈的爭吵聲刺入耳膜,焦雨琛想沖上樓敲門,卻被何善友一把拉住。“處理現場必須保持警惕!”何善友的聲音壓得很低,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在表明身份要求開門時,何善友特意后退半步,做好了隨時應對突發狀況的戒備姿態。
警校中的焦雨琛
門開的瞬間,女子哭著沖出屋,指著屋內嘶吼:“他要殺我!” 焦雨琛這才看到,屋內男子身旁赫然擺著一把菜刀。本能的反應,焦雨琛做出了上前沖奪刀的動作。千鈞一發之際,何善友按住了焦雨琛的肩膀,自己則上前一步溫和勸說:“小伙子,有啥事兒慢慢說,別嚇著家人。”同時拽了拽焦雨琛的衣角,用眼神示意斜前方,焦雨琛立刻會意,順勢向男子側后方移動。何善友則與男子溝通,安撫激動情緒,待站位就緒后,師徒二人一舉將男子制服,同時把菜刀踢出門外,一場危機成功解除。
回到警車后,焦雨琛手心的汗還沒干透:“若當時貿然行動,后果不堪設想。”何善友拍了拍焦雨琛的肩膀:“咱們這身警服,是群眾的‘護身符’,也得成為咱們自己的‘防護盾’——護住了自己,才能更長久地護著百姓。”這一刻,焦雨琛眼中的英雄夢,開始染上煙火氣——原來守護平安,從冷靜處置好每一件“小事”開始。
從依賴到獨立:警營里的“放手”是更深的托舉
在何善友眼中,帶徒弟不僅要“手把手”教,更要適時“放手”讓其歷練。這位看似嚴肅的師傅,實則像貼心兄長,從鄰里矛盾調解的話術技巧,到復雜案件處置的輕重緩急,從糾正工作中的冒失舉動,到分享從警多年的心得感悟,他的言傳身教如春雨般浸潤著焦雨琛的成長。
安全檢查
2025年4月16日晚9點,一起女子報警稱被人監視騷擾的警情,成了檢驗焦雨琛成長的試金石。抵達現場后,焦雨琛先一步走到報案人面前,還未開口,女子便情緒失控地咆哮起來。何善友下意識想上前幫忙,卻看到焦雨琛臉上沒有絲毫慌亂——他耐著性子任憑女子發泄,眼神專注而溫和,時不時輕聲說上一兩句安撫的話。一旁的何善友悄悄點了點頭,選擇站在一旁默默觀察。
師傅何善友給焦雨琛換上正式警號
“你遇到什么麻煩慢慢說,我們能幫一定盡力。”等到女子情緒稍緩,焦雨琛的聲音平靜而有力量。冷靜下來的女子道出緣由:她近期工作與感情雙雙受挫,總感覺被前男友派人監視,甚至不敢回家。為了打消她的顧慮,師徒倆跟著來到其住所,焦雨琛拿著手電筒,仔細排查了門窗縫隙、窗簾后、床底,甚至檢查了空調外機,邊查邊說:“你看,這里沒有異常,要是還不放心,我們幫你聯系社區物業多留意。”看著焦雨琛認真的樣子,女子才不好意思地坦言,是情緒壓抑導致的錯覺。她紅著眼眶向焦雨琛道歉,不住稱贊他的認真負責。
回程的路上,何善友拍了拍小焦的肩膀,語氣里滿是欣慰:“可以出師了。”這句簡單的肯定,是對焦雨琛最大的認可。他明白,師傅的“放手”并非放任,而是帶著信任的托舉,讓他在實戰中學會獨立面對風雨。
從青澀到篤定:平凡崗位上的專業閃光
為了讓焦雨琛全面熟悉派出所工作,在所里的安排下,他在“110”出警之余,開始接觸治安內勤工作,并參與現場勘查、抓捕、審訊等案件偵辦。整理案卷時,他像在給案件“拼圖”,將散落的證據碎片一一歸位;參與現場勘查,他運用警校學到的刑偵技術,尋找關鍵線索。每一個環節,都讓他對“平凡”有了新的理解——平凡的崗位,恰恰是專業發光的舞臺。
處理警情的師徒
2025年3月的一次跨省抓捕行動,讓小焦深刻體會到團隊協作的力量。3月18日,根據前期工作,鎖定了一名嫌疑人的位置。焦雨琛與分局其他三名同事組成抓捕小組,前往外省,準備對嫌疑人進行抓捕。因該案件涉及多名嫌疑人,各抓捕小組在約定的時間內同時收網。對于第一次參與大規模行動的焦雨琛來說,內心既激動又緊張,腦海里閃過無數次英勇抓捕的畫面,隨時想第一個沖出去。帶隊的劉世卿隊長看到他的狀態后,拍著焦雨琛的肩膀說:“小焦,第一次參加這種行動難免緊張,抓捕嫌疑人從來不是單打獨斗,要講究智取,同志之間要形成默契。”
工作的焦雨琛
抵達嫌疑人所在地后,按照制定的抓捕計劃,他們兵分幾路,兩名組員在樓層監視,劉世卿隊長帶著焦雨琛在兩個出口蹲守。從清晨到午后,焦雨琛的腿都站麻了,就在他揉腿的功夫,近八個小時的蹲守,讓抓捕隊員略顯疲憊。突然,嫌疑人出現在焦雨琛視線里,正朝著小區大門口走去。焦雨琛的心跳瞬間加速,但劉世卿隊長的叮囑如警鐘在耳邊響起。他沒有貿然行動,而是悄悄跟上前,拍下照片發給同事:“嫌疑人前往停車場,可能要離開。”
就在嫌疑人解鎖汽車,焦雨琛準備上前的瞬間,劉世卿隊長突然出現拉住他,示意穩住。隨后,劉世卿隊長佯裝路人上前問路,拖延時間,直到其他兩位同事趕來,將嫌疑人順利抓獲。整個過程行云流水,沒有絲毫慌亂。焦雨琛看著前輩們從容不迫的樣子,更加明白:警察的勇敢,不是孤勇,而是團隊協作中的沉著與擔當。
今年8月5日,焦雨琛順利度過試用期,從學警正式成為一名民警。回望這一年,他從實驗室里的“技術控”,變成了能處理家長里短的“多面手”;從遇事慌亂的新兵,長成了沉著冷靜的民警。在這一年里,焦雨琛對警察這個職業有了新的定義:“原來警察不是只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更多是在日常里的堅守。守護好群眾的每一天,就是對這個職業最好的詮釋。”
如今的焦雨琛,依然記得師傅何善友教他的每一個細節,記得劉世卿隊長在抓捕時的沉著,記得同事們在案件偵辦中的默契。對于自己在警隊的未來,他信心滿滿地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想把偵查技術和派出所工作更緊密地結合,在警隊這條路上穩穩地走下去。”
(半島全媒體記者 蔣凱)
- 半島V視|第21間公益圖書館!島城500多名學生攜手,為定西捐1500余冊圖書
- 島城警事丨跨越三千里的感謝:一場雙向奔赴的警民溫情
- 全時健身:十年深耕島城,織就健康生活網
- 島城警事丨青島不只有海風與啤酒 更有深夜為你奔波的溫暖……市北民警聯動店家,4小時為游客找回 “救命包”
- 雨絲拂面涼意生,青島的夏夜好愜意
- 島城警事丨從軍營到警營 老物件里藏著他們的“雙重榮光”
- 出門帶傘!8月1日到3日青島仍將有分散性降雨
- 島城警事丨永不褪色的守護——警營老兵萬道懷的17年刑偵之路
- 青島故事|你可能不認識我們,但你一定見過我們畫的畫!青島有一對“網紅墻夫妻”
- 陣風9級、局部暴雨!31日起臺風“竹節草”開始影響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