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來了:哪些消費適用?能補貼多少?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落地。
近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jiān)管總局印發(fā)《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
要點如下↓↓
支持范圍
實施方案明確,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貸款可享受貼息政策——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fā)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業(yè)務)中實際用于消費,且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貸款發(fā)放賬戶等識別借款人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規(guī)定享受貼息政策。
貼息范圍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yǎng)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健康醫(y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
對于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以5萬元消費額度為上限進行貼息。政策到期后,可視實施效果研究延長政策期限、擴大支持范圍。
貸款經辦機構
6家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包括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發(fā)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家其他個人消費貸款發(fā)放機構,包括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興業(yè)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貼息標準
年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按符合條件的實際用于消費的個人消費貸款本金計算),且最高不超過貸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分別承擔貼息資金的90%、10%。
貸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應利率自律約定。
政策執(zhí)行期內,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的全部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對應符合條件的累計消費金額30萬元),其中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單筆5萬元以下的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1000元(對應符合條件的累計消費金額10萬元)。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重點領域
(適用單筆5萬元及以上消費)
■ 家用汽車領域,包括汽車購置、車輛保險及維修。
■ 養(yǎng)老生育領域,包括老齡人口或其子女購買的家庭適老化改造服務、養(yǎng)老機構和養(yǎng)老社區(qū)服務,托育、輔助生育消費等。
■ 教育培訓領域,包括資格證書培訓考試、高等學歷繼續(xù)教育等。
■ 文化旅游領域,支持消費者通過具備資質的旅行機構購買國內旅游出行服務。
■ 家居家裝領域,包括家庭裝修、家用電器、廚衛(wèi)用品、家具等。
■ 電子產品領域,包括購買手機、平板、個人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
■ 健康醫(yī)療領域,包括牙齒矯治、視力矯正、健康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