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平臺,傳承紅色基因。各校利用黑板報、廣播站、LED顯示屏、校園網、國旗下講話等多種載體深入宣傳并倡導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和長征精神。開展“三個一”活動,讀一本紅軍長征的書、唱一首紅軍長征的歌、看一部紅軍長征的影片。在“高密教育發布”微信公眾平臺,開辟“學長征精神,鑄中華精魂”專欄,即時公布各學校學習情況。召開主題團隊會,通過誦讀長征組詩,頌唱紅色歌謠,圖示講解紅軍長征的路線,共同紀念和緬懷革命先烈,宣誓將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二是才藝展演,歌頌幸福生活。圍繞“重溫長征故事·歌頌幸福生活”,開展征文評比、繪畫評比等活動。在全市開展課本劇展演評比活動,推薦《七根火柴》《倔強的小紅軍》《草地夜行》等名篇作為參演劇本,引導全市青少年學生追憶紅軍長征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感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聯合團市委(少工委)舉行“一個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的中國夢”主題演講比賽,在體驗長征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的同時,暢談當今社會巨變,歌頌當今幸福生活。
三是繼承傳統,弘揚長征精神。組織學生走進烈士陵園、孫家口伏擊戰遺址、公婆廟慘案遺址、鳳凰公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組織“模擬重走長征路”,開展紅色之旅尋訪實踐活動,通過畫示意圖或制定方案形式,抓住長征“四個出發地,三個會師點”的基本脈絡,讓學生在自主體驗中追尋紅軍足跡,感悟長征不朽的精神,暢想長征精神在新時期的深遠意義。(濰坊市教育局)
[編輯: 單小東]
本文地址:http://gaomi.bandao.cn/news.asp?id=267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