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青島市教育局舉行2012年支教工作啟動儀式。今年市教育局將從全市范圍內安排500名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其中2011年參加工作的18名首屆免費師范畢業生將全部參加支教工作,這些免費師范生將在農村中小學任教服務兩年。為了提高廣大教師支教積極性,市教育局還特別規定 ,從明年開始,青島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評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應具有1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
首屆免費師范生下鄉兩年 今年,市教育局繼續從全市范圍內安排500名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其中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和市內四區教體局所屬學校派出84名支教教師。青島2011年參加工作的18名首屆免費師范畢業生,將全部參加支教工作。
根據國家免費師范畢業生的相關政策要求,安排在城鎮學校工作的免費師范畢業生,應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二年。今年是青島接收的首批免費師范畢業生的第一個支教年度,此后將繼續安排第二個支教年度。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青島2011年招收的免費師范生并沒有在第一年就下鄉支教,主要是希望這些免費師范生能夠先積累教學經驗,以便更好地為農村孩子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
支教老師把吃苦當磨練 青島2中語文老師王梓民就是一位免費師范生,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以后,王梓民進入青島2中教學。“我經常找曾下鄉支教的前輩請教,做著各種準備,現在終于迎來這一天,我并不擔心。”王梓民說自己從小在城里面長大,很少去農村。去農村工作吃住兩年,對這名24歲姑娘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要自己挑水喝、上廁所不方便、冬天要學會生爐子……王梓民腦中的支教場景并不輕松,“飯都不怎么會做,這次去支教前得趕緊學會做飯。”
“在我看來,農村留守兒童很多不夠自信,我希望能夠讓他們體會到愛與溫暖。2年支教時間很充裕,我會好好珍惜這段時間 ,把吃苦當成對個人的一種磨練。”王梓民說。膠州23中原來的黑板都成了“白板”,吳衛軍要把字寫得特別大學生才能看清。
不光教書,要當“全能”教師 青島實驗初中的吳衛軍老師曾在2011年去膠州23中支教,當天他受到了教育局表彰,他向記者回憶了一年時間的支教經歷。“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吳衛軍對支教如此感慨。
剛到膠州23中時,吳衛軍就發現,這所農村中學年久失修,教學設備落后,設施簡陋,黑板如同白板,寫上去字學生也都認不清楚。“我給初三學生上課都不適應,字寫得再大,后排學生依然看不清。”吳衛軍就立即聯系了青島實驗初中,把學校換下來的20面防止反光的弧形不銹鋼黑板捐贈給了這所學校。
吳衛軍介紹說,很多學生舍不得買菜吃,每頓飯只買饅頭吃,他每個月都要資助4名貧困生就餐,還通過募捐給學校帶來了電飯鍋、微波爐等電器,改善農村學生的伙食條件。第一次看見傳說中的“大通鋪”,第一次在限時供應的水龍頭挑水,第一次看到農村的孩子在冬天的中午用自來水洗頭擦澡……這一年中,吳衛軍體味到了農村中學老師的酸甜苦辣。去農村支教并不只是教書這般簡單,還要當“全能”型老師。
■鏈接 拒絕下鄉支教不評高級職稱 市教育局副局長張錫科指出,現在還是有些教師對于去農村支教態度不是很積極,青島農村學校教師缺額大,英語、體育、音樂、美術等專業老師緊缺,為此 ,市教育局專門出臺規定,要求自2013年開始,青島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評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應具有1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
“青島教師人事改革的一個方向是鼓勵教師由超編學校向缺編學校流動,城鎮學校向農村學校流動,重點學校向薄弱學校流動,青島將建立城鎮中小學教師到鄉村和邊遠地區任教服務期制度。”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表示,青島將在獎勵性績效工資中設立農村教師崗位津貼,對農村教師在職稱評聘、評優獎勵等方面予以照顧,鼓勵教師長期在農村基層和邊遠地區執教。文/記者 單俊楠照片由吳衛軍個人提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