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云山鎮(zhèn),有一個村莊叫大王橋村,因這里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石橋而得名。這座石橋便是
程咬金所建 ,相傳程咬金曾在此占山為王,為便于村民出行,也為了出兵討伐隋煬帝,三次修建而成。在他走后 ,人們稱這座橋為大王橋,這個村也隨之改為大王橋村。至今,村里仍然流傳著很多關于程咬金的傳說。
為救女子,程咬金逼上云山
要想找到大王橋,得先找到一個地方,云山。史志載:“天將雨,則云出,山以此得名”,這里群峰連綿、巍峨險峻,只有一條曲徑可以攀到山頂,所以在歷史上,云山也就成了藏龍臥虎之地。相傳程咬金之所以被逼上云山,是因為救一個女子。
那時,程咬金還是個普通人,為維持生計,他用祖宗傳下來的的手藝,整日編賣竹耙,即使這樣,也還是難以糊口。有一天,竹耙賣得不錯,他到酒館犒勞一下自己,點幾個小菜喝點小酒,慢悠悠享受。就在此時,外面忽然傳來女子的求救聲,程咬金放下酒壺往外一看:一位宦官的兒子竟然當街調戲一位弱女子,旁邊人敢怒不敢言。程咬金向來愛打抱不平,被這一幕氣得虎目圓睜,他猛喝了一杯酒后把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放,大步走出門外。“住手!”只見他一把抓住惡少,三拳兩腳,就把他打得趴在地上再也不動彈。這下壞了 ,本來只是教訓教訓這惡少,沒想到他這么不經(jīng)打,犯下命案,官府還不知道怎么整治他呢。當天晚上,他便和幾個要好的哥們逃到了云山,在這里占山為王。
自打他來后,這附近老百姓的日子好過多了,有句歌謠至今在云山鎮(zhèn)流傳:“程大王下了山,樂了百姓苦了官。”就是說,程咬金在云山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就連兒子不孝順,也有人來找他管教。
“丈夫走得早,剩下我們母子相依為命,好不容易把他養(yǎng)到18歲,可他在外面吃喝嫖賭,不務正業(yè)。平日里稍微說幾句,竟然對我動起手來,現(xiàn)在父老鄉(xiāng)親們也沒個敢說話的了……”老婆婆哭訴半天,程咬金命人把她送下了山,把那不孝的兒子抓到山上來。
起初這小伙子還是滿不在乎的樣子,被程咬金打了40大棍后,老老實實交代了全部,一口一個知道錯了。程咬金看他知錯能改,起了惻隱之心,讓他留在山上,將自己的編竹耙技術交給了他。一段時間后,小伙子給他叩了三個響頭下了山,自此之后變成了個大孝子。
程咬金修石橋,取名“大王橋”
除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程咬金還做了件大事,三修大王橋。
“俺這個村就是程咬金建的,他當初在這做了好多事呢”、“要不是程咬金建橋,村里的人都走不出去,當時他連修了三次”……在大王橋村,程咬金的名字耳熟能詳。今年83歲的李洪明是村里年齡最大的老人 ,他先帶城市信報記者去看了看這座大王橋。
沿著一條土路下去,在成堆的麥稈后面就是大王橋,它的一半已經(jīng)被水灣淹沒,旁邊豎著的石碑上,字也模糊不清,四周充斥著腐爛的樹葉、麥稈的霉味,以及臭水味,大王橋現(xiàn)在的樣子讓人有一些失望。李洪明說:“以前是很好的,這里是通往萊州府的必經(jīng)之路,現(xiàn)在橋也斷了 、路也沒了。”
平度市原文化館副館長、民間文學學會會長陳傳瑜告訴城市信報記者:“大王橋是用40至80厘米厚的長條石修建而成,且不說設計堅固雄偉,造型緊湊美觀,單說這些龐大沉重的石條,從采石運輸,到施工架橋等一系列工程,就足以說明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了 。”如今半數(shù)石條已經(jīng)消失不見,剩下的這些石條上還有個彎,李洪明說:“人們在這磨鐮刀磨的,時間久了就磨出道彎來。”
傳說程咬金住在云山后,上千英雄好漢前來投奔,他們日夜操練,等著有朝一日能討伐隋煬帝楊廣的叔父楊令(一說楊林),那時楊令任登州府都督。為了方便出兵,也為了當?shù)乩习傩眨桃Ы饹Q定在這里修一座橋。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地方官吏,派人給他送去紋銀千兩,哪知這個官吏是個貪官,竟然將銀兩中飽私囊,偷工減料把橋給修完了 ,人們一看,這哪是座橋,就是用木頭臨時搭建起來的過道而已,所以沒多久便報廢了。
此事傳到程咬金那兒,官吏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說銀兩不夠,只能修座木頭橋,程咬金聽完又給了他兩千兩紋銀,讓他趕緊去修橋,自己則忙著點兵點將,準備起義的事。官吏一看,又有便宜事送上門,便差人找了些質量差的石頭,從遠處看是個橋的樣子,可等程咬金的起義軍走上去,悲劇發(fā)生了,橋瞬間倒塌,沒過去的士兵死的死、傷的傷,這下徹底惹惱了程咬金,把那官吏一刀砍死在橋頭,算是祭奠死去的兄弟。此后,他親自監(jiān)工修橋,從石頭的采集、運輸?shù)叫迾颍嫉媒?jīng)他過目才行,短短5個月時間,一座堅固結實的大石橋便修好了。人們?yōu)榱烁卸鞒桃Ы穑o它取名大王橋,村西頭的這個村莊也被改名為大王橋村。
離開前,李洪明老人忽然想起一件事:“20多年前,村里有人在這里挖出過一把劍,當時什么都不知道,40塊錢賣給了收破爛的。后來想想,可能是程咬金的起義軍留下的,埋在這里好多年。”
程咬金狠心斬堂弟
有了石橋,程咬金經(jīng)常帶著士兵到萊州騷擾貪官污吏,朝廷也想派兵來云山將他們一網(wǎng)打盡,可前面提到,云山這地方易守難攻,只能讓那些沒本事的官吏嚇得打哆嗦。有一次,程咬金抓住了萊州府一名叫陳密的惡霸,此人是楊令的門生,整日仗勢欺人 ,程咬金便把他活捉到了山上關起來。一天晚上,從監(jiān)獄里出來兩個人 ,鬼鬼祟祟往山上跑,“站住!既成甕中之鱉,焉能再放老兒,都給綁上山去!”回頭一看,程咬金正一臉嚴肅地站在后面,跑掉的這兩人是誰?一個是這惡霸陳密,還是一個則是程咬金的堂弟程平。
當初程咬金被逼上云山,程平執(zhí)意相隨,后來又在與官兵的對抗中,救過程咬金的命,所以對這個既是堂弟又是救命恩人的程平,他一直非常看重。可隨著地位提高,程平慢慢變了,他經(jīng)常酗酒、克扣官兵的軍餉,甚至在外出時對女子動手動腳……官兵們看不過去,幾次向程咬金反映,都被程平花言巧語搪塞過去,卻苦了那些告狀的人,不是被降職就是被打了軍棍攆回老家。直到這“越獄”事件發(fā)生,程平竟然被陳密花5000兩銀子收買,犯下這大錯。
程咬金是個有原則的人,在對軍隊的帶領上,更是賞罰分明,現(xiàn)在所有將士都看著他究竟會如何處置程平?他站在那里,盯著程平,想起二人自小一塊長大,又經(jīng)歷了這么多風風雨雨,心中一陣劇痛,可他觸犯軍規(guī),不能不罰。臺下,程平已經(jīng)哭得不成樣子,苦苦哀求:“大哥,我罪大惡極,請繞我一命,我會將功贖罪。”程咬金忽然抱著程平大聲哭泣,程咬金倒了兩杯酒,兄弟二人干了這最后一杯酒后,程平得到了“應有的處罰”。
失去親人的程咬金忽然抽出寶劍將胡須割去了三分之一,他對將士們說:“程平之過,乃我之錯。我要削髯為記,永不忘懷!”這便是程咬金削須斬程平,就發(fā)生在這云山上。
在平度,程咬金的傳說還有很多。而對程咬金專門做過研究的陳傳瑜坦言:“雖然平度現(xiàn)存的史籍中,尚未發(fā)現(xiàn)關于程咬金的記載,但是,這些傳說故事對于研究平度的歷史,也起到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泰安斑鳩店鎮(zhèn)有程公祠
因為程咬金,才有了平度的大王橋村,但全村70多戶人家全姓李,并沒有他的后代,得知這一點,程咬金第58世孫程相君有點失望:“以為有我們程家的后代在那里呢。”
關于程姓的由來,《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在參加電視節(jié)目時曾經(jīng)這樣解釋:“西周時期有個人叫泊符,周成王打下天下后,他送了三樣東西,泰山之車、井中之玉和雙穗之禾。周成王很高興,便把他封在了程地,后世以封地為姓,這才有了程姓。”
從《程氏族譜》中來看,程咬金屬于第71世,而家住濟南市長清區(qū)三合莊村的程緒忠則是第129世。“程氏有個族規(guī),族譜要每隔60年一續(xù),在2010年續(xù)譜時,村里舉行了大型祭祖活動,連唱了5天大戲。”也是在那次,程緒忠跟在鄆城的程氏后代程相君取得了聯(lián)系,了解到更多關于程咬金的事情,其中有這樣一個典故。
“621年,李世民進攻洛陽,怎么也攻不下來。程咬金主動請纓,愿意帶三千五百名鐵騎前去攻城,他們穿紅衣、騎紅馬,臨行前李世民親自賜酒,一舉拿下了洛陽城 。后來慶功時,李世民贊賞程咬金的勇氣,并當即說,紅衣、紅馬、程統(tǒng)領,此酒當為紅程酒!從此,紅程酒被定為唐軍軍酒。”雖然現(xiàn)在紅程酒已經(jīng)不多見,但每年祭祀他們仍然會拿出家中最好的酒,祭拜祖宗。
程相君說:“我一有時間就在網(wǎng)上查關于程氏家族和程咬金的事,幸運的是,經(jīng)過這些年努力,在很多地方發(fā)現(xiàn)了程氏后人,還成立了全國程氏宗親會,大家互相溝通,總有一天會還原一個完整、真實的程咬金。”
清《泰安府志·古跡》載,山東泰安東平縣斑鳩店鎮(zhèn)有程盧公衣冠冢,這也是讓程氏后人最欣慰的一點。東平縣斑鳩店鎮(zhèn)政府網(wǎng)站上記載著這樣一段話:程咬金被封為唐朝開國名將,皇帝在家鄉(xiāng)給他修建了程公府。當他去世后,皇帝又在府第敕建程公祠,紀念他為大唐帝國立下的汗馬功勞。
幾經(jīng)風霜,如今程公祠仍然存在,目前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祠內墻壁上還有他“賣竹耙”、“犯私鹽”、“劫皇綱”等經(jīng)典畫面。
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宮巖(感謝陳傳瑜、程相君、程緒忠先生對本文的幫助)
(來源:半島網(wǎng)-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