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力量聯防聯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
深讀|守護我的城!288小時的“疫”線堅守
半島記者 劉鑫 尹彥鑫 劉玉凡
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洶洶來襲,總有些逆行的身影讓人淚目,從機場到車站,從城市到鄉村,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中有公安干警、醫護人員,還有社區工作者和普通志愿者,從1月22日開始,這些勇士們已經在最前線堅守了288小時。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沖鋒在前,鎮守著進出青島的各個門戶,何為英雄?把疫情擋在身前,把安全留在身后,他們用堅守和大愛筑起了疫情防控阻擊戰嚴密“防線”。2月2日,半島記者兵分多路探訪青島各大門戶,走近這些迎難而上的最美“逆行者”,聽他們講述在一線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機場航站樓內旅客不多,民警正在執勤。
戰“疫”
流亭機場客流減少
空港衛士嚴陣以待
作為青島的門戶和樞紐,每年春節過后,流亭機場都會迎來車來車往、人潮涌動的出行高峰,有的乘客回家探親,有的出國旅游,整個候機大廳擠滿了來來往往的乘客。不過,今年的流亭機場很不一樣,2月2日上午,半島記者在機場航站樓內看到,與往年相比,機場乘客不是很多,每個乘客都戴著口罩,執勤的工作人員不僅戴著口罩,有的還身穿防護服、頭戴護目鏡。在航站樓二樓出站口,公安、機場、衛生防疫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陣以待,當旅客出站后,工作人員逐個登記、體溫監測,宣傳防疫知識,并提醒旅客加強衛生防疫,提高防范意識。
機場分局舉行授旗儀式。
青島市公安局機場分局一位老民警在機場工作二十多年,采訪中他告訴記者,今年最大的感受是這個春節“很不一樣”,由于這次疫情來勢洶洶,來往的旅客明顯減少。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旅客少了警情少了,但是責任更大了,民警一點也不敢放松。機場分局航站樓派出所民警張明玉告訴記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航站樓就是陣地,他們將守護旅客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職責使命,巡邏中及時關注旅客動態,遇到異常旅客,配合醫護人員及時處置。半島記者在機場采訪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機場的清潔、消毒、通風工作非常重要,每天工作都非常細致,不敢有絲毫懈怠。
記者了解到,像張明玉這樣堅守崗位的民警非常多,從臘月廿八開始,機場公安就開始執行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隨后全體民警、輔警取消休假,全員上崗,為阻斷疫情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24小時集中值守,對涉疫警情第一時間處警,積極協助醫療人員對發熱旅客做好檢測、核實工作,確保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第一時間處置。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機場公安對機場社會面治安防控工作緊抓不懈,分局民警、輔警和派駐機場的特警武警始終堅守崗位,開展定點值守、武裝巡邏。反恐處突應急中隊投入戰斗,裝甲車配備應急處突力量值守航站樓,隨時做好各類突發情況處置工作,全力確保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實施。同時,遇到求助的旅客,民警也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1月31日,一位名為“品子”的網友給機場公安點贊,她在到流亭機場停車場等候墨爾本飛來的國際航班時,車輛拋錨,兩位民警沒有片刻的猶豫,幫助她找原因,分析電瓶虧電,一邊安慰不要著急,一邊到處找電線,并安排所里警察開車把電線送來,很快解決了問題,他們繼續值守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沒有留下任何姓名和照片。“在機場一波三折的經歷,讓我親身感受到青島警察為民排憂解難,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在這茫茫的夜色中,讓我倍感親切和溫暖。”這位網友動情地寫道。
2月2日上午,半島記者采訪時還發現,機場分局組織輔警大隊開展疫情防控誓師大會,面對危險,所有民警和輔警直言絕不退縮,在意識到疫情嚴峻形勢的同時,他們還會積極做好防護,只要有他們在,就有信心贏得這場攻堅戰。
半島記者在流亭機場采訪一線民警。
嚴查
進站乘客嚴測體溫
“夫妻檔”奮戰一線
青島北站是島城的另一張名片,2月2日,半島記者探訪發現,本已是返程高峰的青島北站顯得格外安靜,盡管已是正月初九,但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返程高峰似乎還未到來,站前廣場上人流比平時少了不少,到站和出行的乘客也銳減,有一些戴著口罩的乘客攜帶行李出入。記者了解到,作為外地旅客進入青島的第一站,火車站內人員流動大、防控工作任務重,雖然乘客相對比較少,但是防控非常嚴格,巡警在四處巡邏,交警和交通稽查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在現場站崗執勤。
記者注意到,乘客在進站口的檢查格外嚴格,除了必要的身份核驗,體溫監測人員“全副武裝”,手拿儀器測量體溫,乘客大都配合進行體溫監測,工作人員不僅在乘客額頭上測溫,還在手腕上測量,確認乘客體溫正常后才放行。在北站候車廳,記者發現偌大的空間里,稀稀疏疏坐著十幾個人,乘客幾乎都戴著口罩,車站還不時播放著防范疫情的廣播,提醒乘客注意防范。
記者在青島北站防控疫情一線采訪時,收獲了太多的感動。薛軍是青島北站派出所的一位民警,這次又沖在抗擊疫情的一線,1月23日中午,已經連續工作的多時的民警薛軍剛想吃中午飯,聽到高密北站一趟列車工作人員有發熱情況,需要隔離觀察,由青島北站啟動預備車需要馬上前往支援。面對警力緊張的局面,薛軍主動請纓,前往發生地代行乘警職務。這一去,薛軍又連續在動車上工作24小時,輾轉于威海——北京南——北京南——濟南西、濟南西——青島之間。此時正是家家戶戶團聚的日子,但作為抗擊疫情的“逆行者”,薛軍卻奔波在高鐵線網上,家中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無暇照顧,而回到家中,薛軍主動將自己隔離了7天,和父母妻子7天沒有見面,直到對方確診是普通感冒發燒后,才和家人團聚。
疫情在前,警察不退!青島北所全體干警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奮勇向前,絕不后退。青島北所執勤大隊長黃雷與妻子楊晶是抗擊疫情“夫妻檔”,他與妻子共同奮戰在阻擊疫情第一線,他是一名公安干警,晝夜不停在崗位上維持防疫工作秩序,協助車站、防疫部門、政府工作人員,保證旅客進出站安全,口罩上滴下的汗水與蒸汽記錄著他的工作時間;他的妻子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擔當著醫院疫情防控預備隊的成員,精神和體力的消耗,提高了她的風險,但是,他和她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在青島北站派出所,還有一位六十歲的民警杜世偉,馬上面臨退休,自接到上級通知以來,堅守一線輪軸轉,從不拿自己的年齡說事。用他的話講,他還很年輕,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只要有需要,他絕無半點猶豫,因為他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記者了解到,杜世偉每日需要在崗位上站立至少八個小時,口罩、護目鏡、警帽、單警裝備、記錄儀是他的日常配備,每一名進站旅客都能看到他“鋼鐵"般的身影,由于長時間佩戴口罩,耳后都出現了勒痕。
一線交警向記者介紹執勤情況。
感動
雙胞胎媽媽提前返崗
一家三口奮戰一線
“特殊時期,為了疫情防控,我提前結束產假回去上班吧。” 這句話是來自一位在家休產假的95后的醫務工作者—王曉梅,青島西海岸新區六汪中心衛生院的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當她知道疫情防控工作全院都在奮斗的時候,主動提出提前結束產假回到工作崗位。面對這樣的決定,家里人起初也很糾結,畢竟雙胞胎孩子還只有三個月大,而且她的丈夫在她還在月子里的時候就回部隊保家衛國去了。她努力說服了自己的父母幫忙照看兩個寶寶,她以自己的丈夫為榜樣,也要成為一名戰士,一名戰斗在防控疫情戰役一線的白衣“戰士”!
“單位那么忙,你也去上班吧,家里有我和你爸爸照顧”,當得到自己的父母的支持后,身型嬌小的她義無反顧返回了工作崗位。家人的支持讓她更有勇氣為戰勝疫情貢獻出基層醫者的一份力量!
面對疫情,白衣天使直面危險,舍小家顧大家,守護著每一個人。“疫情發生,醫護人員都是戰士,為他們點贊!”1月27日,一張照片一經發布就引發網友熱議。因照片上的人“全副武裝”,無法辨別是誰,但是根據網友留言,半島記者輾轉聯系得知,這是萊西市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主任咸德英與兒子鄭咸杰的合影,而鄭咸杰是萊西市婦幼保健院彩超室醫師。
作為醫務工作者他們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26日開始,她和兒子都抽調到了高速路口執勤。按照要求,他們每人值班12小時,兒子從晚上7點到早上7點,她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照片就是他們在換班時,同事幫著拍攝的。除了咸德英和兒子,她的丈夫也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咸德英的丈夫鄭海波是萊西市夏格莊公共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所副所長。平時他們是一家人,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他們又是親密戰友,一家三口抗起肩膀上同一責任。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都是千千萬萬個醫務人員的縮影,為了捍衛人們的健康,他們冒著危險向前線沖鋒。他們大愛無疆,甘于奉獻,用實際行動擔當健康使命。
交警在青島東收費站執勤。
堅守
一天檢查6000輛車
父親住院無暇照顧
2日上午9時30分,半島記者來到了青銀高速青島東收費站,這里是入市區車輛最多的一個收費站,也是防疫工作任務艱巨的一個防控點。
記者發現較1月29日記者初次探訪此處時,車流量明顯增大,車輛從出收費站閘道一直排到檢測站。“從正月初六也就是1月30日起,青島東收費站入市方向的車輛就明顯增多,據我們統計,2月1日有6000多輛車從這里進入青島市。”在此處執勤的青島交警青平高速大隊五中隊民警王生告訴記者,自2月1日起,交警部門對每輛車都進行攔停檢查,治安民警核實每位駕乘人員的身份信息,衛生防疫部門對車上的人員逐一進行體溫檢測,截止到記者采訪時未發現體溫異常人員。
記者了解到,各個高速檢查點都實行24小時不間斷運轉,交警也實行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始終確保崗位上有人。“啟動一級勤務以來,我們所有干警吃住在隊上,在防疫點執勤完畢回到隊上后還要值夜班,隨時處置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只能抽空睡會覺。”王生告訴記者,要問交警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回答一定是睡覺。
“目前我們的防護用品只有口罩,口罩還算能滿足需要,大隊給我們這里調撥了兩套一次性防護服,但是衛生防疫的工作人員比我們更需要,我們就將防護服給了需要跟駕乘人員更近距離接觸的衛生防疫人員。”在防疫的一線,衛生防疫、公安、綜合執法等各個單位的工作人員緊密配合、無私奉獻,為打贏這場防疫戰不懈努力。
在采訪過程中王生的同事告訴了記者一個秘密,由于一直在一線奮戰,王生都沒有去醫院看望他的生病的父親一眼,只能抽空打個電話發個視頻通話。在記者的追問下,王生告訴記者:“我的父親在臘月廿八也就是1月22日,因腦供血不足暈倒,被送往醫院,雖然很想在床前伺候父親,但是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只能舍小家顧大家,讓我的姐姐和母親去醫院照顧父親,雖然我的母親也一身毛病,膝蓋也受傷了。”講到這里,王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擦擦眼淚面對鏡頭王生重重地敬了個禮,“有我們在,請國家放心、請人民放心、青島放心!”
2日上午10時30分,記者又來到膠州灣大橋主線收費站,這里也是入市區方向車輛下高速較為集中的一個收費站,但相較青島東收費站來說,這里來車相對少一些,雖然不少車輛開始了返程,但車流密度不大。記者采訪時,在這里配合衛生防疫部門進行交通引導的是市北交警大隊人民路中隊,“自接到上級部門指令開啟一級勤務的這10多天來,我們全體干警停止休假,全員在崗,我們接到的指令是逢車必查,問清楚車輛是從哪里過來的要去哪里。”人民路交警中隊指導員山濱告訴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青島以外的車輛,現場的執勤人員還引導他們到一邊停放,工作人員對他們進行身份信息的核查和體溫的測量。有幾輛青島牌照的大客車同樣被攔停,車上所有人員下車接受體溫測量。“特殊時期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是對島城市民負責!”近幾日,不少車主已經選擇駕車返程,山濱提醒:“如果駕駛員存在感冒發燒等情況,盡量不要駕車返回青島,如果司機在出收費站時發現前方因例行檢查導致排隊的情況,請耐心有序地排隊等候。”
半島記者采訪正在執勤的交警。
力量
“紅黃藍”三色隊伍接力
打響抗擊疫情“人民戰爭”
在青島,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已經成為青島的一個符號,一提起它,不僅島城市民耳熟能詳,就連國內外的同行都豎起大拇指。無論是地震、海嘯還是山體搜救,只要哪里有人需要幫助,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半島記者了解到,從1月26日開始,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近百名志愿者開始在各區市開展防疫工作,從春節前到春節期間,從疫情判斷到物資準備,從前期培訓到投入實戰,上百名志愿者放棄假期,響應號召,毅然投入到這場全民戰“疫”中。
據隊長李延照介紹,這幾天他們一直收獲著感動,很多熱心市民和企業負責人來支持他們,一家超市老板宋經理聽說團隊急需84消毒液和蔬菜儲備,馬上聯系供貨商進行采購,1月26日,市區與嶗山區的志愿者在大河東社區進行防疫消殺時,附近酒店員工特意趕過來慰問志愿者,表示免費提供餐飲及休息場所。聽說消殺裝備不足,濰坊先鋒救援隊連夜聯系廠家,協助隊員們接受裝備后,又向團隊捐贈了500只防護口罩。記者采訪時李延照告訴記者,截至2月2日,他們共消毒23.8889平方公里、出動1975人次、受益515897人。消耗品一次性口罩8345只、一次性乳膠手套1830付、 84消毒68KG、防護服896套、護目鏡260副、呼吸面罩濾罐160只,沉甸甸數字背后是志愿者辛苦的付出!
半島記者采訪志愿者。
除了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連日來,青島即墨藍天救援隊筑牢了安全防線,用實際行動守護自己的家園,疫情發生后,青島即墨藍天救援隊要求青島地區藍天救援隊全體隊員進入I級備勤狀態。成立后勤保障組、前線消殺組、信息搜集組、對外協調組4個職能小組,疫情就是命令,在隊長董剛得帶領下,隊員連夜在隊部集中整理防疫所需要的物資,31名隊員集結隊部,全面備勤等待政府及上級部門的出隊指令,隨后青島即墨藍天救援隊30名隊員兵分四路,攜帶消殺所用的頭盔護目鏡,KN95口罩等對即墨區內各場所進行全方位消殺。記者了解到,這幾天青島即墨藍天救援隊去了很多地方消毒,僅1月31日一天,他們就出動23人,攜帶彌霧器10臺,消毒液260公斤,運輸車輛4臺走進八個小區,在物業和轄區居委會的配合下,對1200戶以及周邊門市房進行消毒,共計9萬多平方米。
為有效防控疫情,萊西市各個鄉村行動起來,大家齊心協力抗擊疫情,在萊西市水集街道北莊村,由18位老人手戴紅袖標組成義務巡邏隊從大年初一就在村莊大街小巷進行巡邏,并協助村兩委對村莊外歸人員進行摸底排查,“我今年74歲了,因為一聽說這么個事,我就發動我們巡邏隊的,她們都跟我這么個歲數,大家都出來幫忙。”水集街道北莊村義務巡邏隊員李國芳介紹,在城陽、平度、膠州也隨處可看到身穿紅色志愿隊伍。
哪有危險就沖在哪!做最勇敢的逆行者,自疫情發生以來,身穿黃色志愿服的城陽陽光救援隊持續關注疫情的發展態勢,為了更好地配合政府及時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的發展趨勢,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隊員們在隊長張玉忠的帶領下,以志愿服務為己任,協助政府等相關部門,主動加入到新型冠狀病毒防疫當中,以實干促平安,積極投入到科學防疫第一線。
按照分工,他們有序在街道、社區、機場、醫院、高速收費站、超市等地開展消殺工作,同時向市民普及防護知識,做好自我保護,截至目前:陽光救援隊完成消殺近5平方公里,出動數百人次,調用內燃機噴霧器近10臺,公益發放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12000余只,84消毒液600千克用于消殺防疫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在抗擊疫情面前,各行各業的人員守望相助、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工作人員為環衛工人測量體溫。
幕后
抗擊疫情有你有我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作為全國五大批發市場之一,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內業戶眾多,情況復雜,只有13位民警的蔬菜批發市場派出所肩負著重要責任,他們被譽為平安市場的守護神。2月2日,半島記者來到抗疫一線,發現大多數業戶已放假休息,但是民警嚴防死守不放松,采訪中市場派出所馬海濤所長告訴記者,2020年的這個春節,因疫情牽動著千家萬戶,牽動著每一個人,他們不敢有絲毫大意,對市場進行實行全覆蓋、無死角拉網式排查,深入到每個攤位,落實到每個業戶,全面排查派出所情況,實行全覆蓋、無死角拉網式排查,深入到戶,落實到人,配合醫療、疾控人員對出入市場的人嚴加防控,同時,根據城陽分局要求,他們在第一時間為民輔警配備了口罩、手套、消毒液等,每日安排專人對派出所內外、警車進行消毒。
據副所長張新介紹,雖然正處于放假期間,但是治安防控一點也不放松,他們把治安防控和疫情防控一起抓,24小時輪流值守在市場門口,對過往車輛、人員逐一進行細致詢問,仔細掌握外來人員的活動信息,同時加強市場的巡邏力度,勸散人員聚集,保證社會面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做到整個春節零發案。
除了抗疫一線的民警和醫護人員,作為“城市美容師”的環衛工,每天清掃垃圾,冒著危險去打掃衛生,為疫情防控做貢獻,他們也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逆行者。
疫情之下,居民的生活垃圾怎么處理,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2日,半島記者來到了市北環衛二公司海倫路公司,半島記者看到,環衛工人張桂杰在打掃衛生,尤其廁所打掃非常干凈,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打掃干凈。采訪中市北環衛二公司的李曙光告訴記者,防疫期間,他們提高了生活垃圾收運頻次,盡力將可能產生的疫情傳播風險降到最低。他們通過緊急增派垃圾收運車輛的方式滿足需求,記者了解到,自1月23日至今,海倫路環衛公司100余位一線環衛工人照常上班工作,每天對轄區公廁進行3次消毒,對轄區內1800余個垃圾桶200余個果皮箱每天進行一次擦洗殺毒,為了盡快將垃圾清理干凈,他們每天奔波在清理垃圾的路上。
記者了解到,為避免交叉感染,海倫路環衛工人根據局領導及總公司要求,已下發1350余副口罩用于保潔員及垃圾清運司機防護使用,收集居民生活垃圾車輛駕駛員還為其配備護目鏡,防護手套及單獨體溫計,并每日要求駕駛員2次提報體溫。對單獨清運醫院的作業車輛,海倫路環衛公司為駕駛員及收集員提供兩套雨衣及75度醫用84消毒液和噴壺。
環衛工人正進行消毒作業。
半島記者在機場出站口采訪一線民警。
環衛工人進行消毒。
交警在膠州灣跨海大橋出口執勤。
青島北站客流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