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公開課丨再現“吃人”排水口,6歲兒童殞命不到膝蓋深水池!排水口的吸力到底有多大?
近日,話題“6歲女童溺斃于深不到膝蓋戲水池”“溺亡女童左腿被回水管吸住”先后登上熱搜。
炎炎夏日
游泳是不少人的休閑選擇
然而游泳池排水口
“吃人”事件屢有發生
泳池排水口為何如此可怕?
6歲女童被回水管吸住大腿
多人合力均未能將孩子救出
“一眨眼,孩子就不見了......”
近日,在西雙版納景洪一家酒店,6歲女童悅悅(化名)在酒店的水上樂園戲水時,被回水管吸住大腿,悅悅母親與多人合力均未能將孩子救出,最終悅悅不幸溺亡。
事故發生的兒童水上樂園。
事故發生時,悅悅的母親看到女兒的身影突然消失,第一時間沖進水池,發現孩子的左腿已經全部被吸入到池底的回水管中。她一邊用身體撐著女兒,努力讓孩子的口鼻露出水面,一邊試圖把女兒的腿拔出來,周圍還有四名成年人上前幫忙拖拽,但孩子仍被牢牢吸住。
直到酒店關閉水泵,悅悅才被救起,此時已經失去意識,送醫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吸住兒童大腿的回水口。
此類隱患并非孤例
類似“泳池排水口奪命”的悲劇
今年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2025年7月,湖南省株洲市一名男孩在游泳池游泳時,左腿不慎被泳池墻邊排水口強力吸住,大腿根部因管道負壓牢牢卡死,無法動彈。消防救援人員到場后,經過半個小時的緊張救援,才將男孩的腿部從排水口內拔出。
由排水口引發的事件
讓人們意識到隱藏在
游泳池戲水池里的巨大風險
而它卻常被人忽視!
泳池排水口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人一旦被吸住應如何脫身?
類似悲劇又該如何避免?
排水口吸力有多大?能吸住一頭牛
通常,游泳池安裝有水循環系統。該系統的排水口一般設在池底或者拐角的地方,多用網狀鐵絲或者帶孔的鋁合金板防護。
目前常見的泳池水循環模式有兩種——順循環和逆循環。
順循環模式是指泳池的排水口在底部,經過砂缸過濾之后,再通過池壁或者底部的進水口進行補給,以此形成的一個正方向循環。也正因如此,順循環的威脅較大,一旦防護網損壞、脫落,人被吸住后很難靠自身力量掙脫。
逆循環模式中,注水口在池底,從下往上注水,這種模式的泳池通常不會吸人。
圖源:國家應急科普宣傳
那么,順循環泳池排水孔的吸力到底有多大?有實驗員進行了測試:
當實驗員靠近順循環模式泳池內唯一且未安裝防護網的排水口時,吸力直接把他的手臂吸進排水口并死死地卡在里面。生拉硬拽很難成功把人拉起來,直到工作人員關掉水泵,實驗員才得以拔出手臂。
有數據顯示,排水口的吸力通常可達到每平方厘米23公斤。相關專業人員介紹說:“一個0.6米深的小型兒童游泳池,蓄水能力約800公斤,若將泳池內排水口打開,吸力甚至可以吸住一頭牛,更別說一個孩子了。”
如何避免被排水口“吸”住?
在泳池游泳時,切勿靠近排水口。特別是家長帶娃游泳時需全程緊盯,避免孩子靠近排水口,并提前告知孩子切勿使用手或腳觸碰排水口。
如在游泳過程中發現防護網破損、松動,請及時告知場所工作人員并遠離。
被排水口吸住怎么辦?
一旦被排水口吸住,可按照以下方法緊急救援:
第一時間向泳池邊的安全員或工作人員求助,盡快把排水口水閥關掉。
在無法擺脫的情況下,先想辦法維持被困者的呼吸,避免溺水窒息。緊急情況下,可以給被困者一根管子(長吸管、水管等),含在嘴里用于維持呼吸。呼吸時,應盡量堵住鼻孔和耳孔,以最大程度地防止嗆水。
嘗試撬動排水口的邊緣,讓水流入到下面的真空中,減少壓力差,再進行拉動。
嚴守安全紅線,避免悲劇再發生
當排水口排水時,會產生很強的吸力,人一旦被吸住,很難靠自己的力量掙脫。有的游泳池為了讓水保持干凈,會循環排水、凈水,這時,排水口附近也會有一定吸力,存在被吸入的風險。
如果在排水時,排水口的格柵(安全罩)掉了,失去防護作用,極易發生危險。
炎炎夏日,游泳玩水是許多人尤其是孩子們最喜愛的運動和消暑方式之一。為避免排水口“吃人”事故再次發生,泳池戲水人員和經營管理機構應共同提升安全意識。
泳池戲水人員
在泳池游泳、玩耍時,應盡量遠離排水口附近的區域。
帶孩子的家長應提前告知孩子,不要用手或腳觸碰排水口,以免發生危險。
如在游泳過程中發現防護網破損、松動,應及時告知場所工作人員并立即遠離。
經營管理機構
優化泳池設計:排水口、回水口位置最好設在岸邊,而不是水底。
安全柵欄縫隙要盡可能小,不能使用鐵絲網等易變形材料。
應在非營業時間排水、換水,做好檢修工作,減少事故風險。
場所運行過程中務必時刻做好安全排查。每個排水口、回水口附近要有明確標識和專人看守,避免游客下水接近。
全世界每年約有36萬人死于溺水
其中,兒童占45%左右
溺水已成為1~14歲兒童
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游泳館≠100%安全
這6個溺水鑒別要點要掌握↓↓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國家應急廣播、中國新聞周刊、國家應急科普宣傳、中國消防、北京應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