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民企辦實事②|山東港通“沉睡”數據貸來500萬元
■編者按
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的基本方針政策。民企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就是精準施策的切入點。面對困難挑戰,企業“出題”,政府“解題”,“作答”成績,由企業評判。8月8日起,大眾日報·大眾新聞推出“我為民企辦實事”欄目,記者深入民營企業采訪調研,了解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與需求,聽取企業的心聲與期待,歡迎企業來電或掃碼留言,您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及時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
山東港通“沉睡”數據貸來500萬元
資產少,抵押物缺,是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題。
山東港通數據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港通”)今年上半年借助煙臺市大數據局推行的“資產數據入表”,拿到一筆500萬元的純數據資產質押貸款。目前,不少企業的數據要素仍處于“沉睡”狀態,換不來錢,大多處于“自產—自留—自用”的封閉階段。
成立于2019年的山東港通(山東港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聚焦港口物流數字化轉型,這幾年一直在和數據打交道。從數據收集、處理、加工到對外服務,公司已形成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領域的系列數字化產品。
業務干多了,數據也攢下一大堆。
讓“沉睡”的數據變成企業的“活躍”資本,需要幾步?怎么來干?山東港通副總經理馬偉被這些問題困擾了很久。
2024年9月,山東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實施意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數據資產入表。
有政策,就要送上門。為此,煙臺市大數據局上門找企業。
“數據能變成‘資產’,還有可能融資貸款。”山東港通了解后,立即著手。
第一步,盤家底。
“作為數據企業,我們當時既不清楚數據價值的判斷標準,也不了解入表的具體流程。”馬偉回憶,一開始完全無從下手。
數據共有多少?哪些能復用?煙臺市大數據局牽頭組織,煙臺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院開辦了多期線上線下專項培訓班。煙臺市大數據局還請來專業機構,為山東港通進行數據清查和統計,從業務和管理等多角度考量,盤點出可復用、有價值的數據資源,歸類整合形成數據資源目錄。
因數字化轉型成熟度較高,山東港通共梳理出包含港口資源、口岸資源數據、BIM模型構件、MG動畫在內的11項核心數據。
第二步,確“身份”。
目錄建立后,需要對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合規確權,并進行質量評估。評估好的數據,可憑登記材料到數據登記機構進行登記。
走這些流程需要付出一定成本。“時間、人力、物力等投入后,入表的數據能夠帶來多大價值,說實話,一開始我們心里有點沒底。”馬偉坦言。
今年1月,山東港通的BIM模型構件相關數據,在山東數據交易有限公司完成登記,獲得了明確的“身份”和“資產屬性”。
第三步,估身價。
數據到底值多少錢?這步最費勁,銀行也最關心。
“公司沉淀數據的歷史成本雖不高,但是多年積累應用、采購交易,它的價值遠大于此。”煙臺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院負責人王暢說。
價值評估關系到下一步的融資金額。誰來評估呢?
質押資產的價值認定一般由銀行準入。日照銀行煙臺分行上報該信貸業務后發現,“數據是比較特殊的質押物,行內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構來做估值。”
銀行向煙臺市大數據局反映了這個難題。經政府、企業、銀行三方協商,最終確定由煙臺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院牽頭,引入符合資質且獲銀行認可的第三方評估機構。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山東港通11項核心數據資產中,有9項實實在在帶來了695.39萬元的合同收入。鑒于此,專業評估機構對山東港通的11項核心數據資產采用收益法評估。
等待月余,1001.94萬元的評估值獲企業、銀行等多方認可。
第四步,申貸款。
完成確權與估值后,貸款審批隨即啟動。“我們研判了數據資產的獨特屬性,通過嚴格審核數據確權、質量評估等環節,最終認可了其質押價值,很快就放款了。”日照銀行煙臺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項目啟動到貸款落地,這項由政府、企業、銀行、院所機構多方參與的數據資產全流程,歷時3個月完成。今年4月,山東港通拿到了這筆500萬元的貸款。
“經歷這一流程后,我們清楚了多年的沉淀數據、運營的業務數據是怎么變成資產并用于融資的。這也驗證了公司最初的設想——數據有價有市可交易。”馬偉透露,公司正著手建立自有數據交易平臺,盼著早日實現數據交易。
數據融資的路通了。數據交易的路,山東港通也打算闖一闖。
數據資產入表
2024年9月,山東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實施意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數據資產入表。
通過資產盤點,分級分類,合規確權,質量評價,來實現數據資產入表,為后續市場行為奠定基礎,進而實現數據的資本化。截至目前,煙臺已有30余家企業完成數據資產入表工作。
企業有話說
山東港通副總經理馬偉:煙臺市大數據局的“數據資產入表”工作,幫助我們貸來了500萬元融資款,超出預期。接下來,若有進一步的政策支持,希望政府還能“送上門”。
(大眾新聞記者 王雅潔 劉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