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5套!張村河北岸首個回遷社區抓鬮分房
7月27日,嶗山區中韓街道董家下莊社區御河錦府小區舉行回遷抓鬮儀式,標志著張村河北岸安置區正式啟動回遷。經過兩年多的等待,705戶居民共赴“回家“的約定,抓取安置房屋1465套,回遷率100%。
從2024年底張村河南岸4個社區率先回遷,到如今董家下莊迎來新居、三天后與董家下莊一路之隔的張家下莊也將抓鬮回遷,12個改造社區中將有6個圓了安居夢。張村河片區已展開一幅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新畫卷。
兩口子同村人抓了六套房
“哎呀,怎么都好,抓什么房子都好”“小區前面就是公園,上哪兒找這么好的房子”“咱的房子都抓在這邊兒,這下又要當鄰居了”……7月27日一大早,中韓街道董家下莊社區御河錦府小區里里外外都熱鬧起來,在這個回遷抓鬮的日子里,上到八九十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娃娃,都來到現場感受“回家”的喜悅氣氛,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
“兩套在13樓,一套在16樓。”一位居民抓完鬮后,很興奮地沖出來和家人分享。“我們家三套不算多的,我們這兒有兩口子都是董家下莊的,抓了六套房子,多高興。”這位居民自己高興的同時,也替同村兒的高興。
董家下莊安置區項目位于科苑經五路76號,總建筑面積達28.15萬平方米,精心規劃建設22棟16至18層高品質住宅樓宇,綠地率高達35%,全部采用地下車位、人車分流,為居民打造寬敞舒適的生活空間。
在董家下莊安置區12000余平方米的公共服務配套空間內,1500平米的農貿市場、2000平方米的體育中心、社區食堂、衛生服務站、文化活動中心、養老服務站等配套設施,投入使用后將全方位滿足回遷居民的日常所需。
經統計,董家下莊社區村莊改造居民共705戶,抓取安置房屋1465套,回遷率100%。根據工作安排,8月1日至4日完成定位結算后,即可為居民辦理安置區新房交接及入住手續了。
在北岸安置區中,像這樣規模的配套空間,同樣還布局在鄭張、張村、枯桃等安置區內,
科苑經五路橋連通張村河南北岸
張村河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青銀高速以東1.2公里先行啟動區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開放后,逛張村河生態公園就成為不少青島市民的節假日選擇。當然,最開始的風景都在南岸,貫通南北岸的科苑經五路橋即使已經修建完成,因為北岸施工,一直只能承擔打卡點的任務,而不能通行。
張村河生態公園火熱的兒童天地一角。
7月27日,記者在現場發現,科苑經五路橋已經暢通無阻,從張村河南岸沿橋往北走,過了橋,右邊就是董家下莊社區御河錦府小區。小區居民出小區后,用四五分鐘穿過大橋,就可以到南岸的地鐵站,非常方便。
住得安心,更要行得通暢。為了確保回遷居民“出門即暢行”,嶗山區全速推進配套市政道路建設。例如,在剛剛交付的董家下莊安置區周邊需同步推進2條主路、4條支路建設,總長約4.5千米,道路工程與兩個安置區項目、張村河生態修復河環境整治提升工程,與下穿跨線橋、地下管廊等配套工程交叉施工,面臨路網密集、工序復雜、多方協調、按時回遷等多重挑戰,嶗山區發揮指揮作戰體系作用,通過科學統籌、部門協同、機制創新與技術攻堅,全速推進、壓茬施工,確保路網成型時管線、能源等配套同步就位。
截至目前,片區已貫通提升37條道路、4座跨河橋梁,科苑經五路、長沙路等31條主次干道也將于年底前陸續通車,城市運行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隔壁回遷社區居民提前取經
“我們過兩天也要抓鬮了,今天先過來看看。”在董家下莊安置區的抓鬮現場,除了董家下莊的回遷居民,還有不少提前過來打探的鄰居們,那就是與董家下莊安置區僅一路之隔的張家下莊回遷居民。
抓鬮現場
抓鬮現場開心的居民
“我們開始還擔心抓到一樓的房子,今天過來看了看,一樓的房子也很搶手。“一位提前過來打探消息的張家下莊回遷居民守在抓鬮出口處,親眼目睹幾個人搶一樓房源后,心里也踏實了,”他們有的想給老人租,還有的想開門頭。“
據悉,繼董家下莊之后,張家下莊社區的回遷安置工作將于7月30日正式啟動。鄭張、南張、文張、張村等安置區將于今年年底前陸續迎來居民“回家”,枯桃、中韓安置區將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回遷。
張家下莊安置區(左)與董家下莊安置區僅一路之隔,將于7月30日回遷。
科苑經五路橋貫通張村河南北岸,北岸左邊為張家下莊安置區,右邊為董家下莊安置區
從2024年底南岸4個社區率先回遷,到如今董家下莊迎來新居、三天后張家下莊將接過“幸福接力棒”,12個改造社區中已有6個圓了安居夢,這項惠及兩萬余名居民的龐大安居工程整體回遷任務已完成過半。
張村河片區宜居宜業畫卷展開
從“臟亂差”到幸福家園,張村河片區留住了煙火氣,更生長出蓬勃的發展動能,展開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新畫卷。
張村河南岸的山鋼東部新天地街區已招商運營
品質創優,聚力打造完整社區。嶗山區加速完善已回遷的安置區周邊公共服務配套,劉家下莊、孫家下莊2所幼兒園建成投用,和合家苑便利店、瑤海路社區山河景苑農貿市場已開業,蜀山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助餐點均已建設完成,山鋼東部新天地街區已招商運營,引入真誠超市會員店等零售、美食品牌,提供親民友好的、極具煙火氣的創新型鄰里服務。張村河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兒童樂園人氣火熱,周邊停車場、7000平方米籃球場、足球場、板式網球場等體育運動場地已投入運營。嶗山區人民醫院、城市航站樓等公服配套也在加速建設,15分鐘、5到10分鐘生活圈正變為現實。
生態蝶變,“推窗見景”照進日常。嶗山區以城市綠腰帶、金腰帶“鑲嵌”怡居新家園,推動生態修復與空間治理協同并進。其中,張村河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提升工程一期先行啟動區,已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到今年年底,工程一期4公里全線年底前將基本完工,張村河片區內青島國際人才公園、平行世界公園二期也將全面開放,為廣大居民提供了集娛樂休閑、自然生態為一體的“家門口”城市綠色空間。
產業躍升,產業新動能加速集聚。嶗山區持續推進打造“全球VR第一園”和“全國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張村河片區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海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四大專業化園區相繼開園,歌爾虛擬現實整機和光學模組一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一汽解放(青島)商用車開發院、源嘉生命科技產業園、東華軟件副中心產業園等項目相繼竣工投用,超前布局數字基礎設施,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已經形成涵蓋16個大模型的矩陣。2024年,四大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為片區開發建設和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從“住有所居”的基礎保障到“住有優居”的品質躍升,從生態環境的華麗蝶變到產業格局的煥新升級,張村河正以蓬勃姿態,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