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大暑時節 高溫忙農事
7月22日,種糧大戶李思雨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段泊嵐鎮嵐埠村玉米地里勞作。
今年69歲的種糧大戶李思雨又忙著在田間為玉米鋤草、查看玉米的長勢。七月流火,勤勞的農民們還是習慣一早一晚在田間干活,或者打藥、或者看玉米長勢,一天不到地塊里看看,就好像這一天過得不完整。趁著李思雨到地頭休息的間隙,記者和他聊了起來。老李介紹說,他今年種植了200畝玉米.“國家這么重視支持咱種糧農民,今年雨水均勻,一定會豐產豐收,農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站在綠油油的玉米田中,李思雨深感幸福滿滿。說話間,一列動車在身邊呼嘯而過。“今年我選用的是‘立原296號’,這個玉米防病蟲還比較好,估計畝產能達到1400斤。”李思雨信心滿滿。
驅車行駛在即墨區段泊嵐鎮廣袤的大地,在大暑的熱浪中,農田展現出勃勃生機。在這個炎熱的季節,農民們的辛勤付出正如烈日般熾熱。他們在田間地頭忙碌著,播種、澆水、施肥,為秋季豐收打基礎,處處呈現繁忙的勞作景象,構建起豐收的希望。
規劃路線、設置參數、打開手機一鍵啟動……在即墨區段泊嵐鎮毛家嶺四村農民劉元浩的操控下,瞬間,一架植保無人機便起飛盤旋在玉米地上空,為玉米作物均勻噴灑著殺蟲劑和葉面肥。如今在即墨區田間地頭,無人機成為新寵,2人一天便可完成1000畝玉米地的植保工作。
放眼望去,連片的玉米植株挺拔整齊,郁郁蔥蔥,長勢喜人。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熟練的控制下,低空來回飛行,均勻地噴灑霧狀藥液,不一會,一畝地的農藥噴灑工作就已完成。
“以前農作物植保作業大多數靠自走式高架打藥機或者電動噴霧器,現在用上無人機后,只需要拿著手機和遙控器坐到地頭上看著就行了,一天可完成1000畝玉米地的打藥施肥。無人機打藥不僅效率高,還具有不重噴、不漏噴、效率高等諸多優點。”劉元浩說。
即墨區已有多個農業經營主體購買植保無人機,用其開展玉米葉面施肥、打藥除蟲除草等工作。記者在即墨區段泊嵐鎮毛家嶺四村一處玉米地看到,路兩側的玉米已經一人高,植保工作人員將農藥、水按照比例混合均勻,倒入無人機機身載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玉米抽穗期想要打藥特別麻煩,用自走式打藥機會對玉米秧造成碾壓,而人工打藥效率低。用上無人機后,這兩個問題都迎刃而解。
隨后,記者走進即墨區段泊嵐鎮一家葡萄種植基地,青綠的葡萄藤蔓和葉片交織成片,陽光下青翠欲滴、顆粒飽滿的葡萄格外誘人,基地工人們正搶抓農時,對葡萄進行夏季管護,為今年穩產增收打好基礎。
“我們正在給葡萄套上袋子,以減少爛果、蟲害、病害,讓葡萄香味更足、品質更好。”葡萄種植基地負責人欒韶彥介紹,由于種植基地的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種出的葡萄特別甜,頗受市場青睞,銷售十分緊俏。
“我們現在有60多畝的面積,主要有陽光玫瑰品種,大概二十天左右就可以賣了。通過這么多年的經營,效果還是很好,現在又嘗試種了一些新的品種,也想讓大家嘗到更多更好吃的葡萄。”欒韶彥說道。
大暑時節是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時期,更是于孕育豐收的黃金期。在這個時期里,農作物茁壯成長,農民們辛勤耕耘。在天地間揮毫潑墨,在藍天白云下,描繪著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畫卷。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守龍 通訊員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