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評論丨致敬齊魯好人,讓善意驅動善意
近日,中央政法委在京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根據網絡關注度和各地各單位推薦意見進行綜合評審,共有56位見義勇為勇士光榮上榜。
其中,山東三人上榜,他們是:
山東省臨沂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公交司機張康元,2025年除夕當天,張康元駕車行駛途中發現有市民落水,他不顧個人安危,縱身跳下10米高橋,在冰冷河水中,奮力游向落水者,拼盡全力將其拖上岸;
山東南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電解鋁公司職工郝正波,寒冬里,他用拳頭砸碎冰層,救下兩個因冰面破裂墜入冰水中的孩子;
山東省質量技術審查評價中心有限公司職員喬威,面對滾滾濃煙且可能隨時爆炸的車禍車輛,他不顧個人安危,組織展開救援,將被困車內的三人先后救出,避免了傷者遭受二次傷害。
凡人壯舉,更顯得人性的光芒璀璨。他們是三個普通人,日復一日地耕耘在自己普通的工作崗位上,當危急時刻到來,他們都在義不容辭的善良之心驅使下,超越凡人的避禍本能,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顧不上那么多”,向難而行,用自己的身軀,為生命開辟“通道”,托舉起希望。善良和本能,讓他們變得勇敢。
閃耀著凡人微光的三人,也是齊魯好人這一形象的縮影與具像化,作為文化高地的山東,有與人為善的文化傳統,有前仆后繼的善舉實踐:山東籍救人英雄欒留偉在河北勇救3名落水兒童后,因體力不支不慎溺水身亡;山東泰安市寧陽縣磁窯鎮彩山莊村人王龍,在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西池村河邊勇救一對落水母子,因體力不支不幸遇難……截至2023年底,山東全省累計確認表彰見義勇為人員3500余人,救助幫扶、走訪慰問全省見義勇為人員403人。善意、勇敢與樸實深深厚植在齊魯大地上,“長”出無數善舉與善心。
崇尚英雄,更不能讓熱心遇“冷”。英雄頻出,離不開山東對見義勇為者的引導與對見義勇為者的表彰與保障體系的建設。一個很具體的表現便是對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之快,郝正波一月底踐行善舉,二月就被認定為見義勇為行為;此外,獎勵與保障并重,建立“見義勇為發生即發現、發現即確認、確認即表彰、表彰即宣傳”的工作機制,見義勇為保障愈發完善,見義勇為者不再有后顧之憂,向善向勇的心被牢牢兜起,讓人見義愿為、敢為、勇為。
例如,王龍救人犧牲后,寧陽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追授王龍“新時代寧陽楷模”榮譽稱號,向王龍親屬發放慰問金100萬元,縣委、縣政府安排將王龍孩子撫養到18周歲,并對王龍父母進行妥當照顧。
見義勇為的精神火炬,在一次次壯舉中傳遞,在表彰與保障中被呵護,在每一個人的感動中更燃更亮,匯成大善大愛,點亮齊魯大地,也引導我們共創一個互愛和諧的社會。(文/陳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