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引領,“山東造”暢銷海外
編者按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前2個月,全省進出口同比增長6.9%,進出口增量規模居各省份首位,為全國外貿穩規模作出重要貢獻。大眾日報推出“大眾觀察·魯企出海新打法”全媒體報道,記者走進外貿企業、生產一線,探尋山東企業在穩訂單拓市場、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等方面的新探索、新嘗試。
3月17日,位于聊城開發區的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裝配車間,為丹麥定制的N12系列客車正在組裝,預計下個月交付丹麥客商。這是中通客車拿到的第一個北歐訂單。
今年以來,中通客車海外訂單大幅增長:中通客車·沙特阿布撒哈德集團萬輛級戰略合作伙伴簽約舉行,沙特成為中通客車首個超萬臺的海外市場;中標迪拜大規模公交訂單,中國客車產品第一次進入迪拜公共交通體系;推出H13Pro超大馬力旅團新品、領航員M5全新一代寬體輕客產品……“我們以大客戶、大訂單為‘開路先鋒’,持續提高全球市場銷量,擴大‘中國制造’品牌影響力,全力沖刺首季‘開門紅’。”中通客車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興富表示。
整裝等待“出海”的中通客車。
山東工業門類齊全,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憑借創新提質、品牌引領,在全球市場的大海中“逐浪前行”,持續為山東外貿發展注入活力。今年以來傳統優勢產品增勢良好,前2個月山東出口機電產品1400.3億元,增長9.5%,對出口整體的增長貢獻率超6成。
近日,由濰柴自主研發的“黃金動力總成”系統完成千套級出口訂單,正式交付東南亞頭部卡車制造企業。這批搭載濰柴發動機、法士特變速箱及漢德車橋的集成化動力解決方案,將為東南亞地區物流運輸提供強有力支持。
“此次1500套訂單的突破,得益于我們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持續深耕。”濰柴東南亞區域負責人吳華利透露,此前,該卡車制造企業的動力系統主要依賴日韓,濰柴憑借快速的產品迭代和領先的技術優勢,尤其是高熱效率技術壁壘的突破,成功打破了這一局面。此外,濰柴獨有的“發動機+車橋+變速箱”一體化開發模式,確保了產品的高可靠性和高傳動效率,油耗降低10%,大大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今年以來,濰柴發動機出口銷量實現大幅增長,目前海外保有量已超120萬臺。
濰柴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活動現場。
打鐵必須自身硬,“山東制造”出海亮眼成績的背后,離不開產品競爭力的大幅提升。不少企業加快向高科技含量、高品牌價值轉型,聚焦客戶場景需求,堅持定制化服務,以硬核產品拓展新市場。
“我們每拓展一個新的市場,都要組織團隊到當地開展調研,熟悉運營場景,分析當地法規和習慣。”中通客車研究院產品經理任獻峰說,以丹麥訂單為例,聚焦當地因高寒積雪而頻繁使用融雪劑導致車身易腐蝕問題,我們通過不銹鋼車身、鋁車身等適應性研發,大幅提升車身的防腐性能。
作為山東重工大家族的一員,中通客車還充分發揮組團出海優勢,依托集團資源協同平臺,與中國重汽、濰柴動力等兄弟企業一起,優化資源配置、渠道布局。“譬如,出口阿聯酋的產品中,超過80%都搭載濰柴動力發動機。”任獻峰說。
品牌化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為開拓海外市場,山東一些傳統制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從“代工貼牌”做起,逐漸轉向“品牌引領”,在國際上打造出叫得響的自主品牌。
在位于博興縣的山東斯諾爾電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锃光瓦亮的不銹鋼板材經過切割、沖壓、折彎、焊接等工序后變成廚具——或是一個操作臺,或是一臺冷柜。
斯諾爾電器從成立之初就主攻海外市場,早在2013年就在歐洲成立了合資公司,從“貼牌工廠”做起,并借助各類海外展會推介自主品牌“天虹”。經過多年的培育,“天虹”已經成為斯諾爾電器海外市場的主打品牌。“年后開工以來,我們的海外訂單不斷,主要來自歐洲市場,還有美國和迪拜。”企業負責人表示。
博興縣興福鎮一家廚具企業,客戶在產品展廳選購商用廚具。
作為國內最大的不銹鋼商用廚具產業基地,博興擁有3000多家廚具生產經營企業,在斯諾爾電器等企業的示范帶動和政府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廚具企業開始布局海外市場,打造自主品牌。今年前兩個月,博興縣商用廚具產業預計實現海外銷售1億元。
(大眾新聞記者 薛良誠 張蓓 韓凱 通訊員 竇宏瑞 參與采寫)